8040威尼斯(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公司新闻
NEWS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智慧农业发展需要机械化、信息化

时间:2022-07-16 16:26:32     浏览:

)7月14日上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市科协“十大”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讨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表示,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关于北京率先构建新展开格局有严重意义,是未来北京市科学技术展开非常重要的载体,经过国际科创中心的树立,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展开。

“北京市科技产业的展开带动了经济展开,目前北京人均GDP处于我国前列,单位GDP耗能较低,说明绿色可持续展开取得了标志性成果。”赵春江表示,“技术创新的展开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北京市很注重人才队伍树立,除了专家、教授等高端技术创新人才,还增加了工程科技人才,这说明北京的人才观发作了积极变化,愈加顺应当前市场经济展开的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聪明农业展开需求机械化、信息化

image.png

市科协“十大”上,赵春江院士接受记者采访(北京市科协供稿)

此外,市科协“十大”也提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赵春江表示,新政策中,政府设立的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可以按照规则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这是一个严重突破,置信对加快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为消费力,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在个人研讨范畴,赵春江在会议期间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农学、信息、装备机械三大学科交叉范畴的研讨者,目前他重点研讨的对象是无人农场,“往常城镇化和老龄化是大趋向,假设‘00’后都不愿意种地,那就要靠机器来处置种地的问题,我们团队正在研讨树立这方面的完好的技术体系。”

赵春江以为,信息学问作为消费要素参与到农业消费过程中,会对农业产生改造性影响,目前被外界所熟知的智能农业和聪明农业的侧重点并不一样,智能农业重点强调了机器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重点是机器的智能。聪明农业则愈增强调整个农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既包括农作物,也包括机械和人,更强调人的聪明,聪明和智能都离不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科技的支撑。”

作为在多个范畴均有建树的专家,赵春江表示信息技术能在农业展开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育种曾经从1.0展开到了4.0,我们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大幅缩短育种周期,完成方法是基于大量的表型组数据和环境组数据、代谢组数据、基因组数据中止综合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判别哪些组合好,哪些组合不好,再经过人工智能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找到更多的关键基因位点,最后反过来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基因中止修饰。”

在他看来,信息技术引入农业关于进步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赵春江通知新京报记者,目前他的团队曾经在圆白菜、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上,完成了经过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农机、农艺的融合,完成了自主作业的相应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