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背景
我国农业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市场农业压力下,个体农民在分散经营中寻求互助与合作。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组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流通领域撮合或直接组织农产品交易,迎合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需求,在厂商和农民,城市和农村之间筑起了一座金色的经济桥梁。
作为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12月,农业部印发的《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强调,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农业部门发挥指导、扶持和服务职能提供支持;完善省级合作社网站,建设县合作社子站,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市场、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建设合作社成员管理、社务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管理等系统。同时,农业部制定的《2013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中也提到,强化对农民合作社的指导与服务,对示范社开展运行监测、动态管理,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 针对这种情况,8040威尼斯科技适时研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成功解决了合作社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项目建设目标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合作社日常管理的各方面内容,立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紧密结合中国农村实际,切合农民合作社应用需求,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农民合作社会计提供得力助手,进一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村经营体制途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重要抓手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智能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需求,以稳定运行、安全可靠、界面友好达到产品化要求。
3.项目建设原则
规范性原则:充分考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满足日常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要求。
实用性原则: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保证系统实用性。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减少重复投入。
先进性原则:在注重系统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在软件开发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标准和面向对象理论设计;在系统设计上,要满足跨平台、易移植、强兼容等要求,同时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安全性原则:利用多样化安全技术手段,保障系统运行安全。奠定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对相关数据与信息采取严格安全保护措施。
可持续性原则:系统设计采用合理的、有弹性的架构,并预留有一定的接口,保证系统能进行不断的完美和扩展。
开放性和标准性:注意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并采用合理的系统架构,不采用垄断技术,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护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设计的最大平均无故障时间。
扩展性和易维护性: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理论、良好的系统设计,以及分层和代理的方法等方法,保证实现的系统层次清晰、模块合理,接口协议开放,保证系统的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4.项目建设意义
(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由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市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生活富裕的目的;也有利于解决稳定家庭联产成包责任经营与扩大规模经营的矛盾、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户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谈判地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为广大农民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方面知识提供了平台,可以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等方面得到锻炼,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适应市场经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往往结合合作经营的项目,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和农时的特点,通过室内讲授、科学示范与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容易引起农民浓厚的学习兴趣,既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的有效场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最大的特点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实行自愿加入,民主管理。每个专业合作社都要求制定合作社章程,理事会、监事会职责,社员代表大会职责,以及培训、财务管理、分配等制度,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集体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进行自我教育,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的学校,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社员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每个农民都有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经济要求参与民主决策,进行民主监督,使得广大社员在直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实践中,得到民主管理锻炼,逐步增强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
5.项目建设依据
本项目方案均遵循以下标准、规定和技术规范。
(1). CMMI for Service(服务成熟度模型集成)
(2).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4).《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
(5).《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8567-2006;
(6).《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7072-2002;
(7).《国家农业技术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NY).